巴图从小包里拿出来的是一本笔记本,咖啡色的真皮封面早已磨损得碎痕斑斑,显然经常被人抚摸,上面烙印着一个乌米扬诺夫的头像,散发着浓浓的时代风味。

陈功接过来,翻到扉页,发黄的纸上贴着一张同样发黄的黑白照片,上面是一个年轻的布里亚特男人,戴着厚厚的眼镜,穿着呢大衣,略显清秀的脸上是坚毅的表。

照片右下角有个签名,后面写着“1935”。

照片下方的纸上,用钢笔写着一句话,后面似乎是一个署名。

“’忘记了历史,那就是忘记了过去’,乌里扬诺夫的名言,用老蒙文写的。”巴图意味深长地说,“照片上的人名叫扎姆兰诺。”

乌里扬诺夫的这句名言陈功知道,国内翻译成“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他现在最关心的是这张照片上的人,便问道:“他是谁?”

巴图凝视着照片,“我的曾祖父。”

的确有些像!

陈功看了看他,追问道:“他在这本笔记里写了什么?”

巴图摇头,“具体的我也不知道,我父亲死之前把它交到了我手上,我只找人翻译了扉页上的这句话。”

“你父亲难道没有告诉你吗?”陈功不解地问。

“他是文盲,他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祖父,同样是文盲。”巴图眯起眼,面沉似水,似乎陷入了某种不算美妙的回忆中。

“既然这样,你怎么说它有价值呢?”虽然知道这本笔记一定有价值,陈功还是被巴图的话弄迷糊了。

“因为关于这个笔记本,我们家族有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巴图目光深沉地看着他,“这个故事很久远,很长,你愿意听我讲述出来吗?”

“可惜没有茶喝。”陈功揶揄道。

“抱歉,我家里没有仆佣,不过我有高烈度的伏特加,你想喝吗?”巴图笑了。

“谢谢,不过我不喝酒,还是开始你的故事吧。”陈功摊开手。

巴图换了个舒服的坐姿,开始了讲述:“众所周知,上世纪早些时候,俄罗斯境内的布里亚特人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可我的曾祖父却是个异类,他从小就聪明好学,不仅熟练掌握了斯拉夫蒙文,还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自学了老蒙文…”

所谓的老蒙文,就是古维吾尔蒙古文,成吉思汗时期开始在蒙古上层贵族和官员间流行起来,虽然后来曾被忽必烈短暂止过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成为蒙古人通行的文字。

苏俄成立后,为了清算历史遗债,促进民族和谐,明令止其境内以及外蒙的蒙古人使用老蒙文,必须使用改进的新文字,这就是斯拉夫蒙文。

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巴图的曾祖父扎姆兰诺偷偷地自学老蒙文并且还成功掌握了,不得不说他既有才华也有胆量。

“他读完中学后,由于成分关系,不能上大学,当时是三十年代初期,算是上世纪俄罗斯最宽松的年代,所以他才可以跑去莫斯科,通过图书馆进行自学。

在图书馆中,他浏览了几乎所有的有关蒙古帝国的图书,然后开始了追寻蒙古帝国荣光的旅程…”

出于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自学成才的扎姆兰诺立志成为一名蒙古史学者。

他投入精力最多的有两件事,第一件是蒙古西征史,这也是提到俄罗斯历史就不得不说到的一段渊源。

为此,他不仅阅览相关书籍,还亲跋山涉水,追寻蒙古西征的痕迹。

在这个过程中,他特别注意到了一个人——拔都。

听到巴图提到拔都这个名字时,陈功眼皮跳了一下,不为人察地瞥了眼那个项圈。

“作为曾被蒙古统治过近百年的民族,拔都的事迹,我想你们应该很了解吧?”巴图揶揄道。

“我们可是乐观大方的民族,凡事向前看,那种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早就烟消云散了。”陈功嘴角抽了两下,作出云淡风轻的模样,“拔都你就不用介绍了,继续往下说吧。”

“拔都征服了无数的西亚和东欧国家,可谓破家千万、灭国无数,作为骨子里镌刻着抢劫因子的蒙古入侵者,自然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他掠夺到大批的金银财宝,在上交了一部分给窝阔台汗,又分了一部分给有功手下后,他留下了至少三分之一作为私人财产。

据说,在他逝世时,按照蒙古传统,这些价值惊人的财宝全部做了陪葬。

后来有无数人想要寻找他的埋葬地,却因为蒙古人不立坟不立碑的习俗,全都无功而疾。”

说到这里,巴图大有深意地看着陈功,等着他消化这些信息。

陈功半真半假地震惊道:“你不会告诉我,你曾祖父的这本笔记中,就记载了拔都埋葬地的信息吧?”

“那当然不可能。”巴图摇头。

“我说呢,如果真有这样的记载,你早就自己去找了,哪里还会把它给我。”陈功自嘲道。

“我曾祖父虽然并没有发现拔都埋葬地的确切所在,但他也有了很有价值的发现!”巴图认真地说,“据我的曾祖母留下来的口信,他至少找到了几个有较大可能的地点,应该就记录在这本笔记中。”

“真的?”陈功半信半疑。

“他亲自去当时金帐汗国都城的所在位置寻访过,又根据史书的记载,寻访了十几个可能的城市,最后才确定了下来。”巴图指指那个项圈,“这个属于某个蒙古顶级贵族的项圈,就是在寻访过程中,他从某个当地人手中收购来的。”

陈功心中大动。

巴图不能确定这个项圈是谁的,猜测是某个可汗或者国王级别的蒙古顶级贵族,可他却已经确定,这就是拔都本人的。

再联系这个故事,加上挖宝app对这本笔记本的提示,他忽然觉得,说不定事实还真如巴图所说。

从伏尔加河打到多瑙河的拔都,其陪葬绝对是一笔可以震惊世界的财富!

他心中有些激动,另一个疑问自然而然地冒了出来,问道:“既然你曾祖父已经确定了几个地点,那你完全可以自己去找啊,为什么要把这本笔记本送给我呢。”

“第一,我们都不知道这几个地点具体在哪儿,我也找不到值得信任的人来为我解读这本笔记。”

“第二,我曾祖父曾经偶然对我曾祖母提到过,这几个地点范围很大,一般人很难有实力和条件来发掘寻找,最好由当局出面组织,可他又不信任当时的当局,所以就只能暂时放下,先记在笔记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