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你可以停了!”

蒲丰年已经气喘,可墙壁曾今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顶多是尖端落下一些灰尘。

“世安,你给他们介绍!”

吴贤来拉秦世安,水泥相关的内容他不想解释,要知道后面还有很多内容要有他来讲。

航线据点,是西方人搞出来的玩意。

最早是为了对航线进行补给,后期充作殖民的跳板。

据点大小,视航线的重要程度而定。

虽是临时起意,可有了一|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夜思虑,吴贤很清楚现阶段对南洋航线据点的开辟不难!

首先,南洋常年受到东方文化影响。

其次,南洋诸国,名为国实为村镇,大的也就一县规模,真要下狠手多数船队能直接完成绞杀。。

同时,当今横行海上的阿拉伯人已无祖国,读书他们的辉煌文明与一个甲子前,破灭与上帝之鞭之手,从此再也未曾复兴。

这个时候不强下手,早做布局,难道还等到三百年之前,西方文明东征吗?

……

“想法是你的,技术也你要的,这个规矩我觉得应该由你来定!”沈秀和开口。

水泥他们已经看到了,有了这种快速成型,并且的坚固程度堪比血糯城墙的水泥,据点的事情就简单……

一把火,一包水泥,顶多就是在码头上需要时间,但这都不是事。

昨天还在考虑可行,现在他们恨不得将架子搭起来。

就算最后大家都是白做工,有了这些据点,他们也不能逃吗?

“贤哥儿的规矩,大家都是享受过的,公正,公平,换了别人我可不信!”

“不错,总车行框架可比这个大,贤少可以操作总车行,这南洋据点想来不是难事。”

“无规矩不以成方圆,据点的投入,无论是时间,还是财力都不会小,大家就不要各自搞的了吗,有钱一起赚!”

……

听着一阵阵的吹捧,吴贤神色平淡,“各位都是前辈,海我也是来了温州才见过了,海外的事我不清楚!”

“关键是点子,法子,咱们这些老水手,那个没跑过南洋,可想不到照样没用,大家说对吧!”

“具体的有咱们,而我们缺的是一个统筹之人!”

说这话,大家也是魅着良心。

可没办法啊,这个时候必须捧着吴贤,这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子。

为嘛?

点子是吴贤出的,琉璃是他的造的,水泥是洞头商会,你不带着吴贤玩,据点就是泡影。

吴贤背后的青田吴家,温州商贾,福建蒲家。

出了这个毛孩子以外,没人能将四省商贾联系起来。

这种联系或许不牢靠,可其他也当不得。

“既然各位都怎么说了,那也我不矫情,简略说说我的想法,要是能成咱们细谈,要是觉得不好,咱们慢慢商议!”

主事人什么都是虚的,洞头商会名下无船队,就算将吴家的船队拉过来,也打不过这里的任何一家。

江南,江西,浙江,福建,四省商贾,占了大陆五成财源,海外更是近乎独占。

力量组合起来就是绝对的资本,吴贤但凡能借来一份力量,都可让洞头商会快速成长。

“直接说,别玩虚的!”

蒲丰年看着场中的小子,脸上不由浮现几分笑意。

来对了!

作为庶出子弟,蒲丰年个人造化已在蒲家家族内部触摸到天花板,往后余生便是一路下坡。

如今这个机会若能把握住……学一学陆子冈,另立门户,为子嗣谋求一份几代的富贵,也不是没可能。

“行会!”

吴贤伸出一根手指,“建立一个行会,制定一套制度,编织一套结算体系!”

西方玩垄断,东方搞行会。

行会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已不好追溯,但如今的徽商,晋商,本质上就是一行会,不过内容,经营的范围更为全面。

这一套体系对于在场诸位一点都不陌生。

“我支持!”沈秀和举起手。

“我也支持!”蒲丰年举手。

“看我干什么?”张桐笑了笑,将手举了起来,“我仅代表张家!”

一阵笑声响起,一双双手举起。

行会不同于商会,制度相对松散,自由程度较高,这一模式可有效的将各方势力联合起来,同时也不用担心失去主权。

南洋是一块处女地,非一家一族,一方势力可以搞定。

建立商会,不是不能接受,可这接手之后,话语权怎么办?实际到手利益怎么分?

家门兄弟都有摩擦,更不要说四省商贾本身之间九幽龌龊。

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这提议的好处。

“想建立据点,逃不过三点,人,财,地!”

“人,土著懒散,效率极低,迁移百姓困难重重,不过北方机会比较大!”吴贤笑了笑,“温州城十里营,破万难民,送去南洋争一口吃食,我想应该不难!”

南洋的土著不好用,中原百姓好用啊,吃苦耐劳者多了去了!

温州城外的不够,黄河两岸多了。

运输不是问题,为什么不用呢?

“财,各方有各方财源,混在一起不好算账,我的建议是各自建立据地,然只统一三点,通讯统一,结算统一,守卫统一!”

“通讯统一,联络有无,互通消息,比如飓风,飓风影响巨大,一旦掀起便是几日甚至十几日,这也是沉船的重要因素,据点之间若是能以飞鸽建立统一的通讯,便可躲避飓风!”

“另外,西方争抢之时,各据点之间形成联动,从而进行有效防备!”

“海外不是陆地,无论什么时候,经验丰富水手最重要!”

众人点头。

建立据点就是防海难,防损失,据点之上在加一套通讯,安全性将大大提高,至于飞鸽通讯的问题,那根本就不算什么问题,各家都养着信鸽,组织起来就是了。

至于私下再搞一套也不难!

“结算统一,看似吃亏实则不亏,各家海船体量都比较大,远航航行条件成熟,水手经验丰富,可大家尽头都是满刺加,而且往往一两年才能搞一次!”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无法人力有限,船身不足!”

“结算统一的好处,在于可形成合力,货物接替,最终将生意做过满刺加,做进西域人世界!”

“到那个时候,丝绸,陶瓷还是现在价格的?西方的珠宝,象牙,又会是什么一个价格!”

海商们无力将商品卖到西方,可这不代表他们不了解西域价格。

毕竟船航行不了西方,可人力却可以陆路抵达西域,很多消息都是可以打探的!

顶点言情小说网为你提供最快的元末我为王更新,第152章 一个行会免费阅读。sS 2 3 u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