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后皆是眸光暗淡。

很明显,在陈留的时候,被潘凤打怕了,至少郭嘉认为,若一次弄不死潘凤,最好不要动他,很明显,这人绝不是好惹的,一旦惹上了他,你不搭上几条重要将士的性命,事情就不算完,看看陈留之战的情况就知道了,这可是前车之鉴。

曹操一看众人全部耷拉着脑袋,眉头瞬间就皱得跟树皮一样,“怎么了诸位,难道我们不能打并州?”

荀彧鼓了鼓勇气开口道:“主公,我们可以打并州,但不是时候,毕竟潘凤这一回出兵,乃是为挽回大汉天子的尊严,我们在背后捅上一刀,确实不义,再者来说,潘凤既然出来作战,并州必设重伏,我们冒然攻城,只恐得不偿失。”

程昱也觉得主公晕了几回,头脑已经不灵活了,想起一出是一出的,别说是并州了,先把河内拿下来就不错了,关键是现在提到河内,一个个心里都发抖,典韦死了,许褚伤了,这还不够吗?

“那潘凤攻打袁术的这段时间,我们就什么也不做?”

“主公不正想坐山观虎斗嘛。”

荀彧直接说出了曹操内心的想法,但这一点让曹操很不高兴,觉得荀彧有点儿心向潘凤了,准确的说是荀彧有点儿心向朝庭了,可能在荀彧眼里,那个所谓的大汉朝庭,还是存在的,没准儿潘凤哪天诏他去京城,他就屁颠颠的去了。

荀彧出身名门,自然对大汉天下从一而终的。

郭嘉道:“主公,在下觉得,既然潘凤已经发了天子诏书,身在徐州的刘备,一定会帮助潘凤的,刘备可是自称皇叔的人,他若不听从天子诏,便枉为皇叔了,他向来以仁义著称,主公打徐州时,他就帮助陶谦对抗咱们,自称仁义。”

提到这件事,曹操头又大了,“刘备那帮屠猪卖鞋之辈,也就是运气好些,白捡了个徐州六郡,现在还收留吕布在小沛,等着吧,只要刘备敢出兵助潘凤,徐州必须收回来。”

……

潘凤也有另一个打算,就是这回如果打赢袁术,在班师之时,顺道把兖州几个郡给拿下,最少得打通到徐州的地盘,到时候可以跟刘备夹击曹操,无论如何,刘备这个皇叔,还是心向天子的,至少现在心向天子,万不能跟潘凤对着干。

刘备收到天子诏书之后,还没有看,大概就猜到是什么事了,事情已经很明白了,潘凤跟袁术之间,必须要有一场生死大战,而刘备肯定是站在天子这边的,如果天子不在了,他今后就再也不能用皇叔的名号招摇撞骗了,所以说天子的存亡,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大哥,诏书上写的什么?”张飞伸着脖子问刘备,张飞最近闲来无事,就到小沛那边溜达,劫了吕布买来的马,刚还回去,刘备对这个三弟已经快无语了,这斯闲着没事老喝酒,一不喝酒,他就给你找个事出来。

“诏书上说,让我助潘凤攻打袁术。”

“哎,理他干什么,潘凤要跟袁术打,就打,咱们谁也不帮。”

“潘凤现在代表的可是朝庭,我们不得不帮朝庭,袁术行篡逆之事,乃人神共愤,我决定出兵帮潘凤,匡扶正义。”

张飞听到这儿,知道大哥主意一定,再难更改,便道:“打袁术可以,但是我们一出兵,万一吕布来袭,怎么办?”

刘备道:“吕布现在投靠我们,怎么会偷袭我们呢?倘若如此,吕布将毫无信义可言。”

“大哥,那三姓家奴,何时有过信义?他就是一只狼啊,还是白眼儿狼,他跟着谁,就必反谁,刚开始跟着丁原,结果怎么样,一匹赤兔马,他就帮董卓杀了丁原,在吕布眼里,丁原还不如一匹马,后来吕布又亲手杀死董卓,信义在哪里?”

正在这时,关羽说话了,“大哥,不如让吕布也参加义军,讨伐袁术,这样我们就可以免除后顾之忧了。”

刘备点了点头,“就是不知道曹操会不会出兵,我们小沛徐州皆出兵的话,那徐州就危险,万一曹操在我们出兵之际,直接东进,我们就会得不偿失。”

刘备现在是前怕狼后怕虎的,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

曹操回信了,刘备回信了,孙策也回信了,当然了,曹操是愿意让潘凤借道兖州的,只不过是边界地区,只能绕着边走。

刘备做为皇叔,讨伐袁术这逆贼,自是义不容辞。

孙策打袁术的目的,潘凤心里也跟明镜似的,孙策就是想借机除掉边上的大敌而已,别看孙策之前跟着袁术,但孙策同时也恨袁术,若不是拿传国玉玺出来,孙策还回不了江东,再加上孙策现在也在江东小有起色,想占领更多的地盘,所以群击袁术的事情,他自然会参加。

六月的天气让人恨不得把衣服脱光了,但是潘凤知道,脱光了也不会凉快的,环境温度是那样,你是改变不了的。

敲定了发兵日期,潘凤就开始准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耿武、闵纯一直负责后勤工作,得把他们叫来问问,粮草准备得怎么样了。

叫来一问,耿武满面愁容:“主公,我们连续对外作战,粮草已经严重不足了,现在的粮草,只够一万人吃上一月,城中已经快没粮了。”

娘的,只顾着打仗了,忘了搞政治民生了,想想也是,自从潘凤接过河内跟并州之后,这几年就忙着打仗了,打一次仗就内耗一些存粮,打到现在,估计也所剩无几了。

潘凤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与袁术决战在即,没有粮草,叫我们怎么办?”

耿武道:“当今之计,唯有延缓决战了,不如等秋收过后,再行发兵。”

潘凤道:“绝对不行,现在战事瞬息万变,袁术的天子多当一天,我们手里的天子就贬值一天,各路诸候都在等着看我们的笑话呢,这一战不但要打,还得速战速决,并且一定要赢,我们一旦败了,天下就要大变了。只恨这帮诸候不听天子诏,他们本应该向朝庭交粮食的,现在他们全部拥兵自重,实在气人。”

看着耿武与闵纯苦着的脸,潘凤就知道他们也想不出办法来,于是便让他们退去,让人把吴明叫来了。

把情况对吴明一说,吴明拿衣袖抹了把汗,然后眉头也皱得跟树皮一样。

潘凤一看这情况,就知道连吴明也没办法了,这难道真是天不助我?

正发愣之际,吴明便转过身来,指着外面的天空,对潘凤道:“主公请看,那是什么?”

潘凤望向屋外的天空,瞅半天没瞅见任何东西,于是道:“没什么啊,你看到什么了?”

吴明道:“主公,天气这么热,全是挂在天空的日头惹的祸啊。”

你妹呀,我让你解决粮草的问题,你让我看日头,是不是找打啊。

潘凤不理吴明。

吴明又接着道:“主公,天热时节,麦子也快熟了呀。”

潘凤道:“我看过了,麦子现在还泛青头呢,等到熟,还得十几二十天,收完麦子再出兵,那就晚清了,兵贵神速,更何况天子诏书已发,约定攻打寿春的日期不能更改,再说天子之言,岂有收回之理?再说现在粮草短缺,这回收的麦子,也只够城内守军食用,万不能支撑大军。”

所以这时候以战养战非常重要,乔梁他们占领赵国之后,就在消耗赵国的粮食了,如果光靠并州供应,早饿死了。

而鞠义拿下邺城之后,也在吃邺城的粮食,这两个地方至关重要,粮草是不能动的,这是两个卡点,死死的卡住袁绍西进跟南进的路,这就相当于卡住了袁绍的喉咙,他只能往北发展,最多拿下一个幽州,并且那里还有一个三郡乌丸,首领踏顿颇有冒顿单于之勇。

吴明捋了捋性感的小山羊须,淡然道:“主公,我们可以提前发兵,然后再收麦子。”

潘凤听到这里,眼睛猛然一亮,道:“先生……先生是说……我们可以收兖州的麦子?”

吴明点头道:“待我军到兖州之时,麦子就已经熟了,趁机收些麦子,也是可以的,算是问曹操征粮了,他本该向天子进贡的,拿他点儿粮食不算什么吧?”

“啪!”

潘凤一掌拍在吴明肩膀上,“吴子良,你他娘的就是个天才呀!哈哈哈哈……”

潘凤这一拍不要紧,直接把吴明拍得胳膊给脱节了,后来唤来大夫才给接上。

潘凤还真忘了,自己现在武力满级,手上不能没轻重啊,特别是像吴明这种文雅之士,哪里经得住自己一拍呀。

接好胳膊之后,吴明揉了几下,没什么大事,然后又接着道:“主公,为了掩人耳目,我们还是要运粮队先走的,哪怕是没有粮,也把袋子装满沙土,最主要是不要让曹操知道我们没粮草,不然他可能会提前防范。”

潘凤道:“哈哈,好妙计,吾得子良,如高祖得张良也。”

提到张良,潘凤的笑突然就消失了,也不知道王胜见那个白胡子老头儿,到底是真是假,要知道,这时候高寿之人是少之又少,一是医疗水平跟不上,二是战争频发,导致人口的平均年龄不到四十岁。

能活到胡须发白,到底是怎么样一位世外高人呢,既然他有心帮自己,那何时才会出现呢?难道也像司马懿一样,非要等到自己经历一场大败之后,他才肯出现不成?

敲定主意之后,潘凤命耿武闵纯依计行事,让后勤部的士兵往袋子里灌沙土,偶尔掺些小碎石子,弄得跟米和麦子差不多,当然了,也得弄点儿真粮食拉着走。

手下士兵也不知道拉土干什么,难不成到了还让吃土不成?

这天运粮队就进入兖州地界了,因为是提前交待好的,潘军过时不做阻拦,所以耿武闵纯一路上很顺利,可是走着走着,就碰到前面一队人马,带头的将军是个独眼龙,一只眼睛,没眼珠子。

耿武看这人一眼,就觉得瘆得慌,也不知道他带兵来是什么事,同时也担心车上拉的土被发现。

关键是他只命令部队站在路边,还给粮队让道,也不知道是几个意思,难道是怕在兖州地界出乱子,曹操特意派人来保护的?

耿武想了想,还是上前给人家打个招呼吧,看来他们并没有恶意,“这位将军,请问高姓大名?”

“夏候惇,字元让!”

“哦,原来是夏候将军,不知……不知你家主公让你来此,所谓何事?”

夏候惇这时瞥了耿武一眼,心想什么事能跟你说吗?我没找你麻烦,你只管走就行了,哪那么多废话啊。

“无可奉告!”

耿武这一问,撞到钉子上了,见这夏候惇也不是个善类,还是快走为妙,万一一会儿打起来,粮袋里装土的事情就暴露了。

耿武拱了拱手,道:“告辞。”

说罢,骑上马开溜,同时督促车队加快速度。

夏候惇看了一圈儿回来了,他来看运粮队,当然是有任务的,没任务谁跑出来干嘛,不是吃饱撑到了嘛。

曹操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消息,说潘凤粮草不足了,所以就让夏候惇来看看,潘凤这回到底运了多少车粮草。

夏候惇找了八个人数运粮的车,结果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

“潘凤当真运了百余车粮食?”曹操听到夏候惇的汇报之后,有点儿不敢相信,这时候他不知道该相信谁。

潜伏在并州的奸细,也是靠得住的,但现在潘凤有这么多粮食,着实让人有些不解。

“是的,末将派了八个人数粮车,一直数到最后,就是一百二十辆,每辆车上八袋粮食。”夏候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