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 章 买苹果

第397 章 买苹果

下午五点多的市里集市热闹十足。

街边的商铺围满了人,百货商店、杂货铺子、服装鞋帽铺子、书店、照相馆、食品店、钟表店、珠宝店等。

别看没有后世的花样多,但对于当代的人们吸引力是杠杠的。

买不买不要紧,凑上去看个热闹也行啊。

人群里大多穿着工装,这些工人想来也是刚下班。

少部分是老爷子老太太牵着自家孙子孙过来买菜啥的。

少量流动摊位是简陋的,不是三轮电动车、三轮摩托车、面包车这种工具售卖。

而是自制平板车,货物就放在板车上卖,简单又方便,再差点就是直接挑担,货物装在筐里卖。

这些摊位位置是显眼的,可又十分方便跑路。

只要巡检人冒头,会有人吆喝一声,而后一起跑。

杨溪俊要是能下来,直接走不动道。

因为啥呢,就因为这些流动摊位大部分卖的都是小吃。

一辆简单的板车上放着两个簸箕,簸箕上放着冰糖葫芦,老大爷坐在木凳上扯着嗓子叫卖。

“娘,糖葫芦,还有那个、那个、要要。”

得,不光杨溪俊闹,周边的娃娃们也是如此。

这些娃喊完,又看到旁边有油炸的面食品,什么麻园、牛耳朵、油果子。

除了这个,还有芝麻花生糖、棉花糖。

这些甜丝丝的吃食不光好看,还有香味呢,无孔不入的飘入了孩子们小鼻子。

哎哟哟,娃娃们就跟老鼠掉进了米缸,能乖才怪。

在场能跟出来的娃,家庭条件都是不错的,大人也舍得买点零嘴回去。

像农村孩子,那就很少出来了,不年不节的日子,老百姓咋可能赶集。

童瑶一家子也同样如此,也就是今天出来卖鱼,卖珠子,才会来市区。

他们家如今的经济是好了,可也得出海啊,天气不好歇在家里,那也得忙家里的事。

一家人啥都不说了,老规矩,买!

难得出来,又难得赚了那么大一笔钱,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杨溪俊一手拿着棉花糖,一手拿着糖葫芦开心的晃脑袋。

蓬松的棉花糖在机器里滚得老大,白色的卷细丝交缠在竹棍上,圆溜溜的比小家伙的头都大。

杨溪俊也是头一次吃,凑上去闻了闻,淡淡的|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清香扑面而来。

他也不会歪头,迎面就咬,黏糊糊的棉花糖瞬间沾上额头、鼻子、下巴。

童瑶看他吃的欢喜,用手撕下一绺塞进嘴巴里:

“用手撕着吃,娘帮你拿冰糖葫芦。”

杨溪俊刚才咬了一小口,软绵绵的棉花糖入口即化,就像吃到了空气一般,咂吧咂吧嘴,那股甜甜的、黏黏的甜味刺激着味觉神经。

“好吃,好甜!”

小家伙兴奋的感叹完,用空闲的小手学着娘撕下来,他看向一旁的爹,伸手递过去:

“爹吃,甜甜。”

老父亲十分受用,摸了摸儿子的脑袋:

“谢谢宝宝,真乖。”

小家伙十分喜欢夸奖,转头又喊走在前头的杨父和童翔。

依次喂完,他才你一口我一口的和娘分着吃。

在旁边逛的路人看到小家伙这副懂事的模样,不见外的和童瑶夸道:

“你家孩子教得真好,才那么点大就会孝顺长辈了。”

“是啊,可比我家这个大方多了。”

“真是好孩子,以后有福气咯。”

童瑶几人内心充满了骄傲和自豪,嘴上确实谦虚得不行,顺便夸了回去。

不得不说,这会人情味真的浓啊。

大街上谁也不认识谁,在一个摊位上排队,见到了就能聊起来。

一个大娘拉着孙女,晃了晃手里的篮子和童瑶小声说:

“大妹子,你买苹果不,是个年轻小伙骑二八大杠过来卖的,听说是北方那边进货过来,贵是贵,可孩子吃了好啊,我们这边难得见到,你要不要买点回去。”

大娘也是听说童瑶一家是村里渔民,难得来一趟市区,有好东西就想介绍她买点回去。

更何况,她见这家人买了不少东西,看来也是村里有条件的人家,买点金贵的苹果估计也是愿意的。

童瑶双眼冒光,苹果啊,这个好吃啊,多久没吃到了。

上一次吃,还是上一次了呢。

她们这边的气候不适合种植苹果,都是北方那边种。

这会交通还没有那么发达,秋季是苹果丰收的季节,在北方是常见,在她们这边极其难得,村里的孩子们认识苹果,仅存于课本上,别说吃,见都没见过。

“大娘,在哪里卖啊,多少钱一斤。”

大娘压低声音指了指方向:

“就在街道尾,你直走右转,看到有个修鞋的推车,再往里走点…”

大娘说完又比了个价格,杨父听完,傻眼了,不确定的问:

“多少钱一斤?”

大娘面上带着几分优越:

“一块钱呗,那个小伙子也实诚,说这苹果在北方是常见,卖六毛多一斤,可那也是北方,你想想,他跑老远的地方进货过来,上火车就不容易,一来二去的成本就得多少了,人家就赚个辛苦钱。”

杨父和童翔被老大娘这么一说,觉得好像有道理啊,一个劲点头,但内心还是觉得这苹果非常不可吗,他们不配!

童瑶呵呵笑,对大娘说的成本是有些赞同的,但坐火车过来就假了。

谁家少爷脑子不好啊,千里迢迢跑北方进货,还给几百斤苹果买个火车票溜来南方出售。

真实情况肯定是家里有门道,认识开货船、货车捎带的。

扯这些也没啥意思,咱还是去买几斤吧。

童瑶一家人买完要买的,就去找那个年轻小伙买苹果去了。

跟着大娘说的路走过去,就见一个朴实无华的黑脸小伙站在街道尾,某个隐秘的角落。

是真的隐秘,两面都是墙,就前后两个路口,方便看人又方便跑路。

小伙紧紧贴着二八大扛,车座后是一根粗大的木棍横着,两边挂着竹筐,竹筐里放着苹果。

就一下午的时间,才卖了一半。

想来,苹果在他们这地界确实难卖。

太贵了,工资三四十的工人都未必舍得买。

童瑶一家人来的时候,年轻小伙并未看轻,实诚又不是很实诚的介绍了一番。

和大娘说的那段一模一样,意思是这苹果多精贵,多难得,又多么多么有营养。

对老人小孩身体都好,跟仙果似的,老人吃了长命百岁,小孩吃了聪明伶俐。

童瑶一家:……

sdldwx/xs/56989328/19191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