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分明就是土疙瘩,用这样的东西,让百姓们去种植,这不是要将百姓们全都饿死?

想着,李善长顾不得许多,直接冲进了府衙之中。

而刚进入府衙,李善长就看到了让他气愤的一幕。

只见此时,李景隆和朱雄英二人,此时正坐在桌上吃饭。

“表哥,这牛肉真不错,下饭。”

朱雄英此时正夹起一块牛肉,美滋滋的放进嘴里。

李善长听到此话,只感觉眼前一黑。

牛肉?

无论在哪个朝代,宰杀耕牛都是犯法的。

在大明,凡故杀他人马牛,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

所以...牛肉,在大明几乎是不可能吃到的,当然也有例外。

如果耕牛伤病死亡,报备官府之后,是能买到牛肉的。

但这得看运气,一般的牛肉,一但报备官府,大多会被城中富户提前抢购,根本轮不到寻常人去买。

而李善长此时正在气头上,自然不相信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李景隆道:“别光顾着吃牛肉,吃点这个,这个里面入味了,收了汁水,也很好吃,还有这个用油炸的,还有切丝的,配上醋,你看看,还有这个是直接烤熟的。”

二人正交谈之时,只见李善长怒气冲冲的走到了二人的面前,脸色涨红,但李善长知道面前这二人的身份,还是强行压制了一下怒火,沉声道:

“殿下,敢问河南府今年的粮种在何处,你别说是外面那些土疙瘩,这可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怕是河南府会闹翻天,到时候闹到上位那里去,即便您是皇长孙,上位也不会轻饶的。”

然而朱雄英却点头道:“正是那些土疙瘩。”

李善长听到此话,顿时炸毛了,道:“你这是胡闹!殿下岂能如此轻贱百姓?也怪我,怪我太信任殿下,以至于犯下滔天大罪,臣罪...”

然而,不等李善长说完,直接朱雄英夹起一块土豆,放在了一个空碗里,道:“老师,您尝尝看,我觉得很好吃。”

李善长愣了一下,都这个时候了朱雄英竟然还在想着吃?什么时候朱雄英变成了这样?

想着,李善长的目光就落到了李景隆的身上。

毕竟李景隆在应天府做的那些混账事情,他也是有所耳闻的,虽然近段时间他似乎改变了许多,但李善长觉得狗改不了吃屎,肯定是这小子将朱雄英带坏的。

想着,李善长道:“九江侯,你就是这么教导殿下的?你自己混账也就罢了,怎么能将殿下带坏成这般,殿下乃是我大明未来的希望,你...你这是要毁了我大明。”

李景隆有些不知所以,挠了挠头,皱眉道:“韩国公,小子是哪里惹到你了吗?虽然我抓了你侄子,但你侄子在杭州胡作非为,甚至打朝廷粮食的主意,这是罪有应得。”

除了这件事,李景隆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得罪了李善长。

李善长听到此话,面色更加不好看了些,自己那个侄子自己是知道的,正是因为这侄子心术不正,所以李善长才让他去杭州,而不是将他带到应天,就是怕这小子闹出什么事情来。

只是他在杭州胡作非为,被李景隆抓到了,这也是他的命,李善长并没有多说什么。

但如今被李景隆提起,总感觉如鲠在喉。

旋即,李善长深吸了一口气,道:“那些土疙瘩怎么能当粮食?”

李景隆愣了一下,然后指着空碗里的土豆,道:“为何不能,这不就是吗?”

李善长听到此话,也愣了一下,这才看向桌上的菜肴,看着上面的醋溜土豆丝,土豆烧牛肉,土豆片,土豆泥,土豆炒......

几乎每一样菜,都有黄色的东西,甚至在一个盘子里,还放着几个烤的黑乎乎的土疙瘩。

看到这些,李善长支支吾吾的道:“这是...”

“这就是那些粮种,今日送过来的,我便做了一些,打算让韩国公和殿下尝尝|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这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也就吃这一顿了,其余的都得分发给百姓。”

李景隆说道。

李善长闻言,看着那土豆,伸手挽起袖子,然后拿起筷子,将空碗之中的土豆夹起来,然后放入嘴中。

霎时间,李善长眼前一亮,那土疙瘩真的能吃,而且这土疙瘩还这么好吃。

好吃当然是因为土豆炖烂之后吸收了牛肉的汤汁。

而后李善长又接连试了试其他的菜肴,每一口,都有一种惊喜。

而最后,李善长看着碟子里的烤土豆,直接抓起一个,剥开皮,一口咬下去。

吃了两个之后,李善长竟发现,自己已经有了一些饱腹感。

毕竟他今日可是在巩县那边待了很久,而且中午也没有吃饭,一路舟车劳顿,本就很辛苦,但如今却有了饱腹感。

显然...这玩意能当主食吃!

朱雄英看着李善长那一副狼吞虎咽的模样,道:“老师,怎么样,这粮种能亩产千斤,而且不挑土地,种植方法也很简单,放一阵等它发出芽孢之后,切块种植在土地里就行了。”

此话一出,顿时将李善长给震懵了。

什么?

亩产千斤?

不挑土地?

种植简单?

这每一样,都不像在说粮食,但却又是。

“咕噜...”

李善长艰难了咽了咽口水,震惊的看着朱雄英,不敢置信的道:“殿下此话当真,真能亩产千斤?而且不挑土地?”

而朱雄英闻言,目光看向了李景隆。

李善长顿时会意,也看向李景隆。

李景隆闻言,道:“确实不怎么挑,只要是田地就行,上等田下等田都行,而且不需要太过管理,而且成熟周期也短,一般四个月就能收获,一年可以收获两季。”

如果在南方,三个月就能成熟,李景隆说的四个月,是针对河南府说的。

然而李善长却仿佛在听天书般,感觉不真实。

如今大明的粮食大多只能种植一季,而且亩产不高,一般只有二三石的亩产,上等田精耕细作可以产出四石。

sdldwx/xs/17108816/1919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