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退马超后,曹操则率军班师回朝,只留下徐奕担任丞相长史并且负责管理长安事务。

然而,徐奕明白长安城并非完全安全,马超虽败,但其残部仍可能潜伏于附近。

于是,他决定采取严密的防御措施,加强城防,同时派出探子搜集情报,以确保长安城的安宁。

在徐奕的努力下,长安城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百姓们对这位新来的丞相长史充满敬意,而徐奕也不负众望,尽心尽力地治理着这座城市。

但他心中始终惦记着曹操的安危,盼望着主公早日归来。

某天,徐奕正在书房处理政务,突然一名探子匆忙赶来,递上一封密信。

徐奕拆开一看,脸色骤变。

原来,信中提到曹操在归途遭遇袭击,生死未卜。

徐奕心急如焚,立刻召集城中将领商议对策。众人皆震惊不已,一时不知所措。徐奕沉声道:“丞相遇险,我等当速速前往救援。”

且率领一队精兵,踏上了寻找曹操的征程。

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在一处荒山中找到了身受重伤的曹操。徐奕急忙上前扶起曹操,眼中满是关切之色。

“丞相,发生何事?你们怎会沦落至此?可是敌军围困了丞相?”

曹操看向徐奕,须臾后道:“季才,你来了!可恨之敌,今日我未携兵马出行。竟被他们误认作路过之民。彼等竟然有百十之众!可恶”。

徐奕闻之曰:“丞相勿忧!还请告知我等具体方位,我等愿歼灭敌寇。敢问丞相:您此次带了多少兵马遭遇此险”?

“你耳朵上鼻毛了吗?我刚不久才说未带兵马,为何你有在此说我带多少兵马?”

曹操闻此,气未出一言。

“正是,丞相!属下适才分心,还望丞相恕罪。丞相,是否与我等一同返回?亦或由我等护送丞相返回许昌?”

闻言,曹操道;“护送我回去吧!对了,长安城方向安全做的怎么样了?”

徐奕听闻道;“还好,近日的料理之下得到了民心,但西凉那边丞相你可有人选去那边”?

曹操眉头一皱道;“季才,长安方面民心提升是好。但西凉方面,我早就人选!不过,此今日的事情不能外传!近几天我军初战告捷,是个大好事情:如果被敌人知道此事。我的脸面就没有地方搁了!听见没了没有”?

“诺”!

众将士们齐应,而过了不久后护送丞相回到许昌。

次日清晨,许昌城内迎来了一位神秘人。他身背一个巨大的包裹,包裹严密,仿佛隐藏着什么重要的东西。

这个神秘人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他的气质独特,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个身负重任的使者。

曹操在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宫殿之中,文武百官也整齐地聚集在殿内。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位神秘人身上,试图从他的外表和举止中寻找一些线索。

曹操眼神犀利地盯着神秘人,开口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来到此地?”

神秘人沉默片刻,然后抬起手说道:“回曹公,小人奉汉中王之命前来。特奉上此信,请曹公笑纳。”

曹操心中暗喜,他心想自己的威慑力果然已经产生了效果。

他猜测汉中王张鲁一定已经明白,不久前他在马超和自己之间突然消失所带来的影响。

曹操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自语道:“看来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这时,曹操高声命令道:“来人,将此信呈上来。”

“是!”一旁的太监们齐声应和,声音恭敬而洪亮。他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台下的使者。使者依然弯腰低头,显得十分恭敬。

众武将们也对这个神秘使者充满了好奇,纷纷交头接耳,猜测他究竟来自何方,代表着哪一方势力。

然而,没有人能够确切地猜出他的来历。

太监小心翼翼地接过信封,然后将它呈给了曹操。曹操接过信封,端详了一番,只见信封上印着汉中王的印章。

他缓缓打开信封,取出信件,仔细阅读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曹操的表情变得愈发严肃。

读完信后,曹操将信放在桌上,沉默了片刻。

“诸位爱卿,汉中王来信称愿意归降我朝,并献上部分城池。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曹操环顾四周,目光扫过每一位大臣。

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表示赞同,认为这是一个扩大势力的好机会;有的则持谨慎态度,担心其中有诈。

曹操沉思片刻后,说道:“吾意已决。明日便派使臣前往汉中,与汉中王商谈具体事宜。”说完,他看向那位神秘使者,“你可先行歇息,待明日再随使臣一同前往汉中。”

使者谢过曹操后,便在侍卫的带领下去往驿馆休息。

大臣们见状,也纷纷进言,有人建议派遣得力干将随使臣一同前往,以防不测;还有人提议先调查清楚汉中王的真实意图,再做决定。

曹操听着大臣们的意见,频频点头,表示会慎重考虑。

随后,曹操宣布退朝,留下几位心腹大臣继续商讨。

他们分析着当前的局势,认为汉中地理位置重要,如果能顺利收服,将会为曹操的势力增添强大的助力。

然而,其中也不乏风险,需要做好周全的准备。

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派遣夏侯惇为主使,带领一批精明强干的谋士和将领,随同使者前往汉中。

与此同时,暗中安排间谍收集更多关于汉中王的情报,以确保万无一失。

夏侯惇接到任命后,立即着手准备。他挑选了一批忠诚可靠的部下,组成了出使团队。

次日一早,夏侯惇带领着使节团出发了。他们沿着官道前行,一路上风尘仆仆。

数日后,他们抵达了汉中边境。

汉中王早已派人在此迎接,引领他们进入汉中城。

在城中的王宫,夏侯惇见到了汉中王张鲁。

张鲁笑容满面地迎接了他们,表示愿意归顺曹操,并希望双方能够达成友好合作。

夏侯惇与张鲁进行了深入的会谈,就归属条件和细节进行了商讨。

双方都表现出了诚意,最终达成了初步的协议。

夏侯惇带着这份重要的成果,踏上了归途。消息传到许昌,曹操大喜。

他对夏侯惇的出色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决定亲自率众前往汉中,正式接受张鲁的投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s23us.co 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2.s23us.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