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救援到了

小吴说:“老大,救援到了,你俩出来吧。”

“我们这就出去,让人带破拆器进来。车厢里有一重伤员,需要医生进来。”说完李朝阳和年轻人这才钻了出去。

出去后众人才看清,参与指挥救援的是一位身材高大,30岁左右,古铜色皮肤,肩宽背厚,身材健壮的警官,这时他身上都是血,也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血还是粘上了别人的血,而且衣服裤子都刮开一条条的口子。

李朝阳累的有点虚脱了,坐在地上就起不来了。

小吴和潘丽丽过来扶住了他,看到身上粘的都是血,小吴赶紧问:“老大,你怎么样?受伤了?我去叫大夫。”

潘丽丽递过来一条毛巾,李朝阳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没事,我只是有点擦伤,让大夫赶紧救人,给我瓶水,渴死我了。”小潘把水打开递给他,他一口气将一瓶水喝干了,然后站起身来。

李朝阳帮助救援人员将一些重伤员安顿了一下,又帮忙将没有生命体征的几个人抬放到了一起,他很难受。

这时他来到受伤小男孩跟前:"好样的,小朋友,真坚强。"

小男孩正与他爷爷在一起,男孩说:"爷爷就是这位警察叔叔救了我,我长大以后也要当警察帮助别人。"

孩子的爷爷翻车时被甩出了车外,有点擦伤,没啥事。

这时握住李朝阳的手感激的说:"谢谢你警察同志,谢谢你救了我孙子。"

李朝阳说:"大爷,没事,应该的,我是警察。"

这时两位领导模样的人来到李朝阳跟前,他们是事故发生地陆远县主管交通的副县长薛立东和县政府办主任孙继才。

薛县长热情地伸出双手与李朝阳握手:“这位警察同志我是陆远县副县长薛立东,谢谢你了,没有你的帮助,这场车祸可能损失就更大了,谢谢你。”办公室孙继才主任也上前与李朝阳握手表示感谢。

李朝阳看到救援工作在有序的展开,又看现场救援的和围观的几百人的场景,看到翻倒在路下的大宇牌面包车问道:“薛县长,伤亡情况怎么样?”

“车内的3人救出来的时候已经死亡了,翻车时甩出车外的有3人死亡,最后救出的那个人伤的最重,伤到了肝脏和颅脑,已简单处置,用救护车运往县医院了。肇事司机初步审查是疲劳驾驶。同志,要不是你到现场先把火控制住了,不知得死多少人呐,你是那个法院的?我们得谢谢你。”他看李朝阳臂章是法院,就知道这肯定是法院的法警。

就在李朝阳与薛县长对话时,陆远县电视台的记者把李朝阳给录了下来,有摄影爱好者用手机把李朝阳,小吴,小潘几人救人的场景都给录了下来,有的甚至发到了网上,因此又给李朝阳惹来了不小的麻烦。

这时李朝阳突然想起了同他一起救人的年青人,就打岔给薛县长:“还有位年青人帮助一起救人了,他可出了大力,帮了大忙,你们赶紧找找他,谢谢人家。”

薛县长看李朝阳不愿说出单位,就问小吴和潘丽丽,他们都说:“我们是法院的。”说完就都跟着李朝阳一起向自己的车走去。

经事后了解与李朝阳一起救人的年轻人叫赵晓磊,滨海市公安局的刑警,办事路过遇到车祸很自然地与李朝阳一起参与救人,救援人员到来后他也一声不响的离开了。

李朝阳来到车前,还没上车就听到有人喊“警察同志好样的!法警好样的!”

李朝阳很激动,这是人民群众对他们救人行为认可的声音,是赞誉的声音,他向众人挥挥手钻进车里。

“小吴,你把行车记录仪的内存卡让交警复制一份,便于他们处理这起交通事故,唉!太惨了,6条鲜活的生命说没就没了。”

不一会小吴回来了,这时道路也疏通了,路上的车主动让开了一个通道,让李朝阳的车先行通过。警察向他们乘坐的车敬礼,小吴用警笛回了两声长笛表示感谢。

小吴把车开到了服务区,让李朝阳洗把脸,换了身备用的衣服,这时才发现身上有20多处擦伤,有的地方是被车里的玻璃和铁角刮伤的。小吴让他别动,回车上取出酒精给他清理伤口,手,胳膊擦伤重点的地方用创可贴,结果10条创可贴用完了,还有不少创口没东西贴了。小吴要找附近出口下去,找个医院或药店买点创伤药,李朝阳没让,直接往回返。

车祸给耽搁了2个小时,回到滨海市已经是晚上7点钟了。小吴把车直接开到了医院门诊对李朝阳身上的伤,重新进行了处置。李朝阳特别强调不能用紫药水,值班护士和小吴查了查,大小总计38处刮伤,有几处是几厘米长深入皮肤里的刮伤。

潘丽丽看的是又咧嘴又皱眉,好像伤口都在她身上一样。

潘丽丽没跟李朝阳说,他把小吴和他救人的场景用录像机都录下来了,这为后来整理李朝阳先进事迹材料时帮了大忙,也帮李朝阳解了围。

三人找了家晋小二面馆一人吃了一碗面后,小吴分别将两人送回了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s23us.co 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2.s23us.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