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到达堤坝

虽然外面小雨不断,但李朝阳的心却火急火燎,他心里预估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遇到的困难。手机这时响了,拿起来一看是冯院长电话,马上接通:″朝阳,你们出发了吧?记住生命第一,无论如何要告诉队员们一定要注意安全,方便的话我过去看你们,到时候需要啥告诉我给你们带过去。记住你们去是一个完整的集体,回来时也要完整的回来。″

"谢谢院长,我们会注意的,我们保证完成任务,你就放心吧。″撂下电话,李朝阳思绪怎么也集中不起来了。满脑子里都是大坝和水。

滨海市三江一河,三江是浑江,松白江,嫩湾江,一河是南洮河。今年进入汛期是龙江上游下来的水汇入嫩湾江再加上当地雨季雨水,江水暴涨,威胁到东部整条江段一百余公里的坡段。一九九八年洪水东北最危急的坡段都在滨海市东侧,飞机航拍滨海市全境60%过水面积,无论在哪,只要有泡泽就有鱼,大兴安岭救火出名的大胡子师长所在部队到滨海市帮助抗洪。

市区距沿江镇大约一百二十多公里,路上各种车辆都有,公安交警实行了交通管制,非防汛车辆禁止通行。到了沿江镇还要走20多公里才能到达二龙泡村,镇里有专人引导接待,告诉他们继续走到二龙泡村有人接待,院内堆满了防汛物资。车队又顺着村村通的水泥路继续前行,过了有半个小时才到达二龙泡村,这里仿佛是前线指挥部,把村小学给征用了,正好学校放暑假。车辆一到马上有工作人员出来接待了:"同志,你们是今天第一拨到达的,先出示一下指挥部发的卡,先领帐篷,4人一顶,你们31个人,领8顶,领导签。每人一天2瓶矿泉水,领3天的,一件16瓶,12件,每人一天2根火腿肠,3桶方便面。刘大利不耐烦了:"唉呀,太麻烦,你就发吧,发多少我就领多少。"

领完物资,李朝阳问:"我们的坡段还有多远?″

有一位负责区段的工作人员拿出单子翻看了一下:"哦,法院的区段还有3公里,车只能到坝下,步行还有一里地。那里有两顶帐篷,有人告诉你们具体位置,都用木桩做标记了。"

李朝阳越来越感觉事态严重,困难会很大。

面包车都是后轮驱动,车辆在泥泞地里直甩尾,终于见到了二顶帐篷,雨还在下,帐篷里的人听到车辆动静后马上有两人走了出来。″你们第一个,还是法院动作快。"其中一个瘦子说道,他是镇里水文站的工作人员。

李朝阳下车就问:″我们的坡段在哪?快告诉我们。"

瘦子叫王国文,38岁,1米72,由于长得瘦,都管他叫"瘦子"。他看李朝阳肯定是头,就说:″领导现在你这车还能上去,面包车上不去,现在赶紧选个位置高,平坦点的地停放然后选择安置帐篷的地点,不然的话大队人马上来,恐怕就没好位置了。″

李朝阳安排刘大队,吴小飞组织人选平坦高地安置帐篷。停车场地,帐篷安置场地都清理规则出来了,只能先到先得了。

李朝阳让杨超,高宇两人也留下安置帐篷,小吴开车拉上瘦子王国文向坝顶冲去,大坝从来的角度看有16,7米高,到坝顶一看,李朝阳和小吴脑袋嗡嗡直响,坝里一眼望不到边,全是水,坝外也就是他们来的这面基本上也都是水了,取土都很困难,坝上也就4米宽,平时可以行车,不远处为了方便错车修有加宽平台。前行了100米左右,瘦子让停车。李朝阳与瘦子下车,走到一个木桩前,王国文说:"从这向前500米,看到没一直到前面的木桩这段都是你们的,现在推土机,铲车,钩机都上不来了,只能靠人工了。"

李朝阳穿上雨衣,向前又走了有200米左右,把所有的情况都看完了,脸色阴沉,心里没底,坝上虽然隔不远就备了一堆土,但对这么宽的大坝,简直杯水车薪,大坝外侧基本让水都泡上了,取土很困难。他又看大坝里侧,最高水位离坝顶也就一米多距离。头大,真的头大。

这时小吴已把车头调了过来,用摄像机把水位,大坝扫录了一遍。"走,下去吧。"

三人从坝上下来,看见已有4顶帐篷安装完毕。已经下了近一周的雨哪里都没有干爽地方了。

李朝阳问王国文,″老王吃饭怎么解决呀?"

王国文说:″只能自己解决了,我可以给你出一招,你可以到村里找一个人家,花钱让他们给你做饭,不过村里好象没几户人家了,今年水大怕绝口都撤走了,只剩几户胆大的,老弱病残的,还有就是没有亲友可投靠地。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说完打了个电话。打完电话他说:″我认识一家姓刘的,老俩口,60多岁了,家境挺困难的也没什么东西只能你们自己备了。"

李朝阳问:"上哪能弄到米面呐?我们带的都是快餐速食啊,没开水也不行啊。"

王国文说:"只能去沿江镇去采购了。″

"那你能陪我们去吗?″李朝阳问瘦子。

"我走不了,我跟老刘头说了,你可以先到他家看看再打算下一步。"

李朝阳感觉吃饭是大事,这|天才一秒记住 言情小说 s23us.c o m里连开水都没有,没法吃饭呐,马上让小吴开车直奔二龙泡村,一百多户的村子人都撤了没几户人家了,费了半天劲找到老刘头家,一看二间政府给出钱盖的救灾房,土制围墙,木栅栏的大门,家境很困难。进屋看一个老头,一个老太太,老太太的腰弯的都要扣头了。

李朝阳问老头:"大爷你姓刘吗?"

"是啊,你们就是刚才王国文打电话的单位领导吧?″老头个头不高,但精神头还行。

李朝阳心里在犹豫:怎么忍心麻烦二位老人家啊。但是刚才在村里转悠的时候再也没见别人家有人啊。

″我们是来防汛抗洪的,你二老能帮我们烧点开水吗?我们给钱,不然我们连面都泡不上。"李朝阳说。

老刘头说:"钱不钱无所谓,你们是来帮我们,但烧完水你怎么拿走啊,没啥装啊。″

″行,只要能烧水就行,往坝上运我们自己想办法。"

李朝阳赶紧让小吴开车去沿江镇去买装水的桶,最好是保温的。又让拿出300块钱递给了老刘头。

李朝阳帮助老刘头烧了一锅水,等小吴买回桶运到坝上给大伙泡面,头一天先垫垫吧。这时与老刘头唠嗑了解到,老刘头叫刘峰,今年62岁,老伴吴秀芝,今年60岁,没有子女,是村里的五保户,老伴身体不好,类风,一到刮风下雨天腰都直不起来了,老俩口靠低保和一些少量补助,手里有七亩水田,年纪大了,也侍弄不了包出去了一年收入七千块钱,是典型的贫困户。李朝阳心里一动,把这户贫困户列入法警支队帮扶对象不正好吗?他马上动起了心思。

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小吴开车拉回三个桶,二只保温的,一只是单层的。

″我跑遍了沿江镇就找到这三只桶,平常一只不到一百,结果三只我花了五百才买下来,太黑了。"

一锅水装满了一桶半,又烧了一锅将三桶装满了开水,开车回到了坝上。走时又给老俩口扔下二百元钱,要来了电话号,跟他们说一天两遍水,刘峰高兴的答应了。

回到坝上,帐篷都搭建完成了,李朝阳很高兴,他把30人分成了三个组,刘大利,吴小飞各带一组,杨超带一个组,让高宇配合他。李朝阳安排大伙用水泡面,大伙自己也都备了一些吃的,草草吃了口泡面,这时雨暂时停了,各单位人员陆续都到了,一片忙碌,天逐渐暗下来了,不少单位帐篷还没搭建完,完事的正琢磨怎么吃饭呢,乱糟糟,无人管理。李朝阳对此很担心,下一步怎么干,没人理没人问,吃饭问题怎么解决,麻袋,编织袋到哪里去领等等没人管了。李朝阳带上刘大利奔那两个帐篷走来,瘦子王国文正和一些人在吵架,有几个后来的单位没领到帐篷,又没人管吃饭的事正在同瘦子和另一个人大吵大闹。另一个比王国文年纪稍大一点的人正在用手机通话,询问一些事情怎么答复,怎么解决。撂下电话他高声对帐篷内的众人说:″大家静静听我说,帐篷的事明天就能到,装运土方的袋子明早运到,吃饭的事今天只能靠自己解决,明天沿江镇政府那边安排做好饭菜用桶装给大家送来,都是按各单位人头装好的,桶上有各单位名签,千万别领错了。吃完饭将桶按时送回原处别落下,不然没桶耽误下一顿饭。听明白了吧?今晚各单位就要派人在自己单位包保的区段巡堤,护堤,防止出现险情。″

李朝阳皱着眉头向那个人介绍了自己的单位,然后对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问了一下才了解道:年龄大点的人叫刘军,市水利局工作人员,他们的人都分到各段上去了,三江一河,一百多公里线路得多少人才够用啊,他和王国文负责市法院这段。李朝阳和刘大利为了不让同志们太疲劳,决定两个人一个班,自己编班一个班一小时,从左向右第一个帐篷算起两人一班,坝上交接班,这样防止干扰别的帐篷的人休息。李朝阳和小吴的帐篷在八个帐篷中间。安排完第一班从晚上八点开始,其他人休息,调好闹钟定好点。巡查的人带好对讲机,为了节首电源,只有李朝阳的对讲机是开着的,拿好强光手电,遇到情况用对讲机报告。

帐篷里太潮,李朝阳让张越安排的每人一个充气床垫起了大作用,用打气桶充上气,睡在上面盖上大衣还真不错,这就是所有团队里条件最好的一个了,外单位有遛达来看见的羡慕死了,直骂娘。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s23us.co 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2.s23us.co m